知足常樂
第二章
聖經人物的知足
約伯的典範知足
12. 聖經的約伯,給我們一個典範知足例子。約伯是個義人,敬畏神,又遠離惡事。神賜他一個幸福家庭,一個妻子和十個兒女。他又財富滿溢,是當時東方首富。
一天神要試煉他,就批准撒但請求,讓撒但去攻擊他,於是他接二連三經歴嚴峻的考驗。首先,他的牛和母驢突然被搶,他的僕人亦被殺害;在他還未有時間吸收這信息之前,一自然災害又吞滅了他的羊群和牧羊人,他的駱駝亦被擄去;然後,最令他悲痛的事情又發生了,他的十個兒女在一狂風中全都喪命。
在經歷了多個連環苦難之後--一夜間財富盡失和十個兒女全都喪命--約伯並沒有對神任何抱怨,反而俯伏在地敬拜祂!令人驚訝的是,在他剛剛經歷了生命的至大災禍時,他感到知足!
事實上,當神從他手中奪走一切,當他一無所有,在經歷浩劫之時刻,他不離不棄,讚美神,確認祂是全權神,完全接受祂掌控一切。當然在這時候的讚美和敬拜是極之難能可貴,是神所貴重的。
約伯記
1:20 約伯就起來,撕裂外袍,剃了頭,俯伏在地敬拜,
1:21 說:「我赤身出於母胎,也必赤身歸回;賞賜的是耶和華,收取的也是耶和華。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。」
書念的婦人
13.先知以利沙行了多個充滿憐憫和關愛的奇蹟,其中一個是使到一個不育的婦人懷孕,生下一兒子。
有一個富裕的婦人非常敬重他,並在她屋頂上為他蓋一間有牆的小閣樓,裏面安放床榻,每當他來到訪,就可住在那裏。出於對她的感激,以利沙問她能為她做什麼。 以利沙德高望重,是王室顧問,可以向王或元帥代求,但她非常謙虛和知足,並沒有提出任何要求。但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告訴他,她沒有兒子。以利沙就告訴她,明年這時候她必會抱一個兒子,她當然喜出望外,叫他不要欺哄她。
對比之下,拉結沒有兒子,但她極不滿足,她對神在她的生命中所給予的不滿意。她對丈夫說,給我孩子,不然,讓我死了吧!(創 30:1) 對她來說,就像世上許多其他不滿者所想的:如果我沒有這個,就不想再活下去,我必須得到它!
列王紀下 4:13 以利沙吩咐僕人說:「你對她說:『看哪,你為我們費了許多心思,我可以為你做甚麼呢?我可以為你向王或元帥求甚麼呢?』」她說:「我已住在自己百姓之中。」
保羅的滿足
14.保羅的一生充滿了嚴峻的考驗和磨難,他的苦難始於他得救之日。他在大馬士革的路上時,基督向他顯現,祂天上的光芒使他短暫失明。
基督從一開始就明確指出,為了祂的名,他將遭受極大的苦難(徒 9:16)。數年後,保羅在他的一本書信中,在一濃密的段落中列舉了他經歴的一些勞苦。
但是,這一系列的苦難絕不是詳盡無遺的,它不包括他被尼祿監禁,和最終的殉難 (他可能被斬首)。由於他忍受了無數的勞碌困苦,他能夠說自己身上留下了耶穌的印記(加 6:17)。
保羅一生經歴無數患難,然而他在聖經中寫下最著名的知足金句 (腓 4:11),真是令人讚嘆!
哥林多後書
11:23 他們是基督的用人嗎?我說句狂話,我更是。我比他們忍受更多勞苦,坐過更多次監牢,受過無數次的鞭打,常常冒死。
11:24 我被猶太人鞭打五次,每次四十減去一下;
11:25 被棍打了三次,被石頭打了一次,遭海難三次,一晝一夜在深海裏掙紮。
11:26 我又屢次行遠路,遭江河的危險,盜賊的危險,同族人的危險,外族人的危險,城裏的危險,曠野的危險,海中的危險,假弟兄的危險。
11:27 我勞碌困苦,常常失眠,又飢又渴,忍飢耐寒,赤身露體。
保羅和西拉被毆打和下監
15.當保羅和西拉在腓立比時,他們遇到了一個被占卜的靈附身的女子,這女子用法術為主人賺了大錢。她附身的惡靈驅使她跟隨保羅,日復一日地騷擾他。保羅惱怒地命令惡靈從她身上出來,惡靈就立刻離開了她,她於是再無法用法術為主人賺錢。
主人憤怒地抓住了保羅和西拉,將他們拖入市上去見官。行政官長命令將他們脫光衣裳,並用木棍毆打他們;打了許多棍之後,又將他們下監。為了確保它們不會逃脫,獄卒將它們放到地牢內部,並將兩腳拴在木架上。
使徒行傳
16:22 群眾就一齊起來攻擊他們。官長們吩咐撕開他們的衣裳,用棍子打;
16:23 打了許多棍,就把他們下在監裏,囑咐獄警嚴緊看守。
16:24 獄警領了這樣的命令,就把他們下在內監,兩腳拴在木架上。
保羅和西拉的讚美
16.但是保羅和西拉是知足一族的好榜樣,他們即使在逆境中也在午夜讚美神。他們在獄中沒有抱怨不公的囚禁,反而向神祈禱和唱讚美詩,表現出一種超自然的喜樂,這喜樂的源頭來自天上,所以不受地上環境影響。
由於他們的讚美,他們得從監獄釋放;他們認識神,心靈就超越外在的艱難處境。神又大大用他們傳播福音,成功使獄卒及其家人歸正,拯救了他們的靈魂。他們雖然有棍傷在身,仍然迫不及待地給人施浸。
使徒行傳
16:25 約在半夜,保羅和西拉正在禱告,唱詩讚美神,眾囚犯也側耳聽著的時候,
16:26 忽然,地大震動,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,監門立刻全開,眾囚犯的鎖鏈也都解開了。
耶穌順服神的旨意
17.在耶穌被釘十架的前一晚上,祂飽受憂傷和痛苦的折磨,在客西瑪尼滴出血汗,向天父祈求,撤去盛載祂對罪的忿怒的杯,但他沒有抱怨或不滿。
祂在數小時內就會被逮捕,之後受審判,被釘十架,承受神對人類的罪的懲罰,經歷最痛苦的死亡,但在生命最黑暗的時刻、在大難當頭之際,祂仍然毫無怨言,不忘服從神的旨意。
在祂最危急的時刻,當祂即將要成為世人的罪的時候,祂三次禱告,尋求和遵從神的旨意。第一次禱告,祂說:「不是照我所願的,而是照你所願的。」第二次禱告說:「就願你的旨意成全。」第三次禱告,亦是說跟先前一樣的話。
我們見到,祂存著順服的心,帶著尋求的態度,摸索神的意思。在生死關頭,祂毫無怨言,仍然是要遵行祂的旨意。
馬太福音 26:39 他就稍往前走,俯伏在地,禱告說:「我父啊,如果可能,求你使這杯離開我。然而,不是照我所願的,而是照你所願的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