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足常乐
第一章
為什么基督徒知足?
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?
1. 亲爱的朋友,举世驰名的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 (LeoTolstoy),曾讲述一个不知足的富农的故事。故事标题是:「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?」
故事的富农甚為贪婪,一生都总是想拥有更多。一天,他遇到一个可获得更多土地的机会。有一大地主对他说,只要他付 1000 卢布,就可拥有他可以在一天内覆盖大地主的土地;他所到之处、踏足之地都是他的。惟一条件是他必要在日落之前回来,到起步点,否则就会失去所付的 1000 卢布,而且得不到任何土地。
这富农欣然接受这要约。第二天他一早起来,就出发了。他不停地走,一路看到新的肥沃土地,他的贪婪就驱使他前进,於是他覆盖了很多土地。
过了中午,他意识到,他必须回头,如果他要获得土地,就必须快快走。
随著太阳下山,他加快了步伐。当太阳靠近地平线时,他开始跑步。最后,他看到了起点的地方。他的心臟极速跳动,他气喘吁吁地跑著,竭尽全力,在太阳从地平线下消失之前几秒鐘,成功跑过终点线。
但不久他筋疲力尽,不支倒地,一股血从他嘴裡涌出。他身体崩溃,躺了下来,就死了。
他的僕人见主人去世,就用铲子挖了一个坟墓,量度过够长够宽,就埋葬了他。
故事标题是:「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?」 托尔斯泰最后说道:「从他的头到脚只有六呎长,二呎阔,就是他所需要的。」
[托尔斯泰短篇小说,「一个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?」
(节略改良版) ;https://bible.org/book/export/html/21898;
1/10/2018]
路加福音 12:15 於是他对他们说:「你们要谨慎自守,躲避一切的贪心,因為人的生命不在於家道丰富。」
在甚麼景况都可以知足
2. 圣经人物的知足,和世人普遍的贪婪,成鲜明对比。為什么他们甚為知足,和世人大不相同呢?
使徒保罗是一位看透人生的圣徒,他著名地写道:「我已经学会无论在甚麼景况都可以知足」。有些人把它作為生命经文,一节他们共鸣的经文,作為人生座右铭。
令人惊讶的是,写出这金句时,保罗正在遭受迫害,在监狱坐牢。古时的牢狱生涯比现代的更苦不堪言;他丧失自由,被銬在罗马士兵身边,不能走动,孤立无援;完全没有物质享受或安慰,只有监狱的仅维持生命的粮食;他更面对审判,可能要為义殉道。
但在这困境中,他仍然能够知足,真是令人佩服,他的秘密是什麼呢?
腓立比书 4:11 我并不是因缺乏而说这话,因為我已经学会无论在甚麼景况都可以知足。

在苦难中知足
3. 有些人可能会同意,虽然我们没有名利,简单朴素的生活可以给我们满足;但是处於经济困境、身患重病、或面临试炼和经歷生命的风暴时,当我们正经歷严峻的苦难,或陷水深火热中,又怎能够知足?在这些景况中期望知足是否不切实际?
这可能是很难以置信,但儘管今生有任何严重逆境或困难,基督徒仍可感受到真正的满足。他的满足来自神的应许,祂无条件地爱他,永远眷顾呵护他。
神应许永远不会撇下,也绝不丢弃他(来 13:5),这是何等宝贵的宣告!他面临的考验可能很严峻,但祂会照顾及安慰他,必支持和加强他,他又何需掛虑?
神以永恆和无尽的爱来爱他,世上没有什么事能叫他与神的爱隔绝,祂的爱不停地浇灌在他的生命裡,他还能想什麼呢?
罗马书
8:38 因為我深信,无论是死,是活,是天使,是掌权的,是有权能的 ,是现在的事,是将来的事,
8:39 是高处的,是深处的,是别的受造之物,都不能使我们与神的爱隔绝,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穌里的。
万事都互相效力
4. 基督徒甚至在苦难中也知足,因為他知道神是全权神,控制一切,為了祂的荣耀和他的属灵福祉而行事。神正在他的困难和苦恼中,使他效法祂儿子的榜样,获得基督的形像。他的苦难是神的恩典,他相信神有一总计划,凡事都有因由。儘管他需要忍受一段时间,他还是对神的计划感到喜乐。
一作者写道:「基督徒满足的至高成就,是它在任何情况下都对神的决定感到高兴!我们的心被超自然、充满信心的视野--神荣耀救恩计划的视野--深深地吸引著。我们渴望看到耶穌的天上荣耀,被来自世上每个国家的崇拜者围绕著(啟 7:9)。」(Andrew M. Davis,The Power of Contentment, 页 51)
罗马书 8:28 我们知道,万事都互相效力,叫爱神的人得益处,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。
神的天命
5. 基督徒的知足,来自他接受神对他生命一切环境的全权掌控,亦来自他确信万事都互相效力,叫爱神的人得益处。如果他的天父想要管教、磨炼他,并為他的属灵福祉塑造他,他应為他的苦难而欢欣,而不是抱怨。一作者说:「疾病(知足说)是神炼金子的熔炉,能令它更闪闪发光!监狱是一小教堂或 祷 告 的 殿 。 」 (Thomas Watson, The art ofContentment, 页 48)
神每时每刻都在维持自己的创造,并使一切事情根据其全权旨意发展。祂的天命延伸到我们生活中最小的细节,以及最大的事情。即使是看似偶然和无关重要的琐事,例如骰子的掉落,都是由祂掌控。
祂的全权和天命表示,没有任何事情是偶然的,祂满足我们所有的需求,在祂手里我们绝对安稳。既然我们的美好命运掌握在神的全权手中,而全能全善的祂已為我们的生命制定了明智的计划,我们又怎麼能够不满足呢?
箴言 16:33 人虽可掷籤在膝上,定事却由耶和华。
耶和华是我的牧者
6. 基督徒很知足,因為神是他的牧者。他受到祂的保护和眷顾,有所需要的一切。神知道他的一切需要,祂的供应是完美的。他信靠他的牧者,不会想要比他牧者所供应的更多。
这并不表示他随心所愿,信神之后生活就会很丰盛,生活无忧,经济不会窘迫、健康不会缺乏。它是信心的宣言,是因果的关係:因為神是他的牧者,所以他必不致缺乏。
他不会有他想要的一切,但会有神认為他需要的一切。这说明是一个肯定:他有他需要的一切,因為一切都是由他全能全知、全善全智的牧者供应,祂的供应是完美丰盛的。
神给他最好的东西,他可能物质贫穷、生活简朴,但他知足,祂不给他的奢侈品,他亦不想要。
诗篇 23:1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,我必不致缺乏。
為神的尊大感到满足
7. 一圣经辞典将知足定义為:「不需求外在环境变更的内在满足」。
一作者说:「知足,就是在任何环境下,都能处之泰然,这种深沉的内在满足,乃是基督的恩赐。」
基督徒的知足是对神的伟大属性和尊大的满足。神对他有怜悯,有恩惠,不轻易发怒,且有丰盛的慈爱和信实;祂亦是一个饶恕的神,赦免他的罪恶和过犯。
活在这个尊大和美善的神的爱护、关怀和眷顾下,他怎能不知足?
基督徒的知足,取决於他对神给他的永恆财宝和福乐的衷心和深切满足。祂永恆的大爱给他甜美的心灵状态。他知道神的旨意是要他永远以神為乐,享受祂的无尽恩典,然后讚美敬拜祂,给祂应得的荣耀。感谢神!
出埃及记
34:6 耶和华在他面前经过,宣告:「耶和华,耶和华,有怜悯,有恩惠的神,不轻易发怒,且有丰盛的慈爱和信实,
34:7 為千代的人存留慈爱,赦免罪孽、过犯和罪恶,万不以有罪的為无罪,必惩罚人的罪,自父及子,直到三、四代。」
永生的盼望
8. 基督徒知足是因為他有永生的盼望。他身在这世界但心不在;他不属於这世界,因為他是天堂的公民。即使面对生活的考验和磨难,他仍然保持冷静和满足,因為他知道有一天会到达天上的家乡。
基督徒的盼望不仅是一个愿望,而是主所保证的绝对的未来现实,他的前途一片光明,这是神的应许。基督徒有一充满信心的期待,他会和耶穌在天堂度过永恆,因為神是信实的。
他的心是放在天上的事物,而不是在尘世的事物。因此,物质的富裕或贫穷对他来说并不重要,即使在贫穷中他也很满足。
希伯来书 11:16 其实他们所羡慕的是一个更美的,就是在天上的家乡。所以,神并不因他们称他為神而觉得羞耻,因為他已经為他们预备了一座城。
死人復活
9. 基督徒的满足也来自基督的復活。因為祂已復活 了,祂是他的初果,有一天他也会復活。他的復活身体将是荣耀、强壮、和不朽坏的。地上的身体会经歷衰老、衰退、腐败和死亡,但復活的身体将不会有任何腐败,是充满荣耀、永恆不灭、永垂不朽的。
面对任何诱惑,一作者说,我们可以对这诱惑说:「的确,我正在受苦及承受极大的痛楚。的确,我的现世状况是我经歷过最糟糕的。但我知道这一件事:基督復活了,祂战胜了死亡。祂不為自己战胜死亡,祂為我击败了它。总有一天,我会从坟墓中出来,有一復活的身体,会像父神国度中的太阳一样闪耀!」(Andrew M. Davis, The Power of Contentment, 页 87)
哥林多前书
15:42 死人復活也是这样。所种的是会朽坏的,復活的是不朽坏的;
15:43 所种的是羞辱的,復活的是荣耀的;所种的是软弱的,復活的是强壮的;
永恆的尺度
10.基督徒的知足来自神的应许,他会在这生命结束之后在祂的乐园享受永生。在永恆的尺度下,正如一圣贤说,这有限的最多七十到八十年的现世生命,就像「在二等旅馆裡过的一夜」,一样微不足道。
只要他的永恆是稳妥,如果在二等旅馆一夜的生活有不如意地方,又有何干?它们在充满永不止息的福乐和喜悦的永恆生命中,只不过是一琐事。
创造宇宙的神深深爱他,如同爱祂儿子耶穌一样 (约17:23),供应他内心的真正需求,他有恩典满溢的心灵状态,当然心满意足。
哥林多后书 4:18 因為我们不是顾念看得见的,而是顾念看不见的;原来看得见的是暂时的,看不见的才是永远的。
神的奇妙恩典
11.基督徒很知足,因為他已被神的奇妙恩典令他心感满足。宇宙的创造者,天地的主人和生命作者视他為朋友,并為他的救赎而捨弃了自己生命,好让他可以和神共度永恆。因為他「已经出死入生了」(约壹 3:14),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会感激不尽地感到知足。
基督徒的知足并非是因為他对物质财富的渴望得到满足,而是因他意识到在耶穌基督裡有无限的属灵财宝。基督徒知足,是因為他的永恆财宝既然给他无限满足,他就不介意甚至藐视这世界的流逝财宝。
他铭记圣经的教导,不要爱这世界或它的财宝,因為爱这世界,爱神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;他若移情别恋,与世俗為友,就是不爱神,对神不忠,在灵性中犯淫乱的罪 (雅 4:4)。
约翰福音 15:13 人為朋友捨命,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