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甸
第三章
打败敌人
耶和华和基甸的刀!
16.基甸的以寡胜众计划,从军事角度来看是绝对怪异和荒谬的。他和他的士兵在漆黑时围住敌人的营地,按他的信号,300人同时吹响号角,打破手中的瓶,高举隐藏在瓶里的火把,并高声喊着口令:「耶和华和基甸的刀!」
他完全信靠神会给他胜利;他做了他的一小部分,神会做其余的部分。他不看外在环境或凭感觉,单单是信神的话。
士师记
7:19基甸和跟随他的一百人,在半夜之初换岗哨的时候来到营旁。他们就吹角,打破手中的瓶;
7:20三队的人都吹角,打破瓶子。他们左手拿着火把,右手拿着吹的角,喊叫:「耶和华和基甸的刀!」
最佳心理战
17.当他们这样做时,米甸人突然发现自己被闪烁的火光和大声的噪音所包围,他们错觉以为正被一支庞大的军队袭击。结果,喧嚣和恐慌随之而来,在混乱中他们不分敌友,互相厮杀,显然是把自己人误以为是以色列人。
在漆黑的晚上,正在熟睡时,突然看到火光熊熊和听到数百人的吶喊,米甸人自然会吓得惊惶失措,仓惶逃命。可能他们以为以色列人有千军万马临到,就大为恐慌,在纷乱中,大肆误杀自己同胞。
一作者写道:「这是那些从最深的睡眠中(在午夜时)醒来的人对号角、瓶子被打破、人们大喊大叫的响声,和见到营地周围有三百个火炬,作出的自然反应。这是在最佳情况下的心理战。」(Daniel I. Block, Judges, Ruth, 页282-283)
士师记
7:21他们围着军营,各人站在自己的地方;全营的人都逃窜,一面喊,一面逃跑。
7:22a三百人就吹角,耶和华使全营的人用刀自相击杀。
米甸人逃跑
18.在自相打斗和杀害之后,米甸人急急逃跑。士师记作者提醒我们,在营地引起混乱的是神,是祂使全营的人自相击杀。因为祂这样做,一支135,000人的军队被只有300名手无寸铁的人摧毁,在他们面前逃跑,而这摧毁是当那300人安稳地在他们营地的位置观察时发生的。
士师记7:22b全营的人逃往西利拉的伯‧哈示他,一直逃到靠近他巴的亚伯‧米何拉。
基甸的信心
19.我们从这次胜利看到了基甸的信心已渐趋成熟。他起初是软弱和充满怀疑,但见到神的许多奇迹后,有了信心,完全信靠祂,就变得刚强。
这是以色列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伟大胜利,诗篇(83:11)和以赛亚书(9:4和10:26)都提及它。基甸立即成为一民族英雄,确实是一个「大能的勇士」! 只有300人,只配备了号角、瓶子和火炬而赢得了对135,000人军队的战役,需要极大的信心,为此他在希伯来书11章的信心龙虎榜中获得一席位置,他的排名是士师的首位 。
希伯来书
11:32我还要说甚么呢?若要一一细说基甸、巴拉、参孙、耶弗他、大卫、撒母耳和众先知的事,时间就不够了。
11:33他们藉着信,制伏了敌国,行了公义,得了应许,堵住了狮子的口,
11:34灭了烈火的威力,在锋利的刀剑下逃生,从软弱变为刚强,争战中显出勇猛,打退外邦的全军。
米甸的倒退
20.但米甸的大信心并没有持续,在伟大的胜利之后,它立即开始倒退和减弱。随着米甸人逃跑,我们见到他召拿弗他利、亚设和玛拿西的以色列人来追赶他们。神把他的军队减到300人之少,意思是令人不能否认所有的荣耀都属于祂,但现在他不依靠神,而是扩张他的军队,依靠人的力量。
一作者对基甸的行为有这评论:「懦夫已经变得自信了,他指挥了一些有效的远程扫荡行动。但是耶和华的声音静下来了,在剩下来关于基甸的叙述不再听到。耶和华的灵,为他带来勇气去打更大的军队,似乎在这过程中从基甸的肩膀上滑了下来。」(L. R. Klein, as quoted in Daniel I. Block, Judges, Ruth, 页284)
士师记
7:23从拿弗他利、亚设和玛拿西全地来的以色列人被召来,追赶米甸人。
7:24基甸也派人走遍以法莲山区,说:「你们下来迎击米甸人,在他们的前面沿着约旦河把守渡口,直到伯‧巴拉。」
以法莲感到被侮辱
21.基甸亦呼召以法莲加入战团,他们即时回应呼召。捉住米甸人两个领袖,俄立和西伊伯,又追赶他们之后,以法莲问基甸,为什么他第一次出去打米甸人时,没有邀请他们加入?他们认为基甸的遗漏是对他们的侮辱。
以法莲人充满傲气,他们是以色列第二大支派,仅次于犹大。他们这样抱怨,可能是当分战利品时,他们因为没有参与对抗135,000大军的胜利,分配就不及其他人,他们感到权利被剥削了。
士师记8:1以法莲人对基甸说:「你去与米甸争战,没有召我们同去,你为甚么这样待我们呢?」他们就和基甸激烈地争吵。
回答柔和,使怒消退
22.从基甸的回答,我们首先见到他处理手法老练,并有自制能力。他称赞他们捉拿米甸的俄立和西伊伯的功劳,又说相比之下,他自己的成就是很少。他又给他们这个谦虚的比喻:以法莲拾取剩下的葡萄(他们对俄立和西伊伯的胜利)也强过他自己亚比以谢族所摘的葡萄 (他自己的胜利)。他温柔的话语缓和了以法莲的愤怒,消除了潜在的冲突。
他的说话是典型的柔和回答,是使怒消退的好例子。有人说基甸证明他不仅可控制一支军队,还可控制他的脾气和舌头(箴言16:32)。
箴言15:1回答柔和,使怒消退;言语粗暴,触动怒气。
没有提到神的角色
23.然而,在安抚以法莲人时,基甸不仅尽量减少自己的角色,亦尽量减少了神的角色。他没有提到在米甸人阵营的胜利是神给他们的,也没有说他被神呼召去拯救以色列,或耶和华的灵降在他身上。最明显的遗漏是,他没有说只凭300人打败米甸人是神的意旨。
士师记8:2基甸对他们说:「我现在所做的怎么与你们所做的相比呢?以法莲拾取剩下的葡萄不强过亚比以谢族所摘的葡萄吗?
个人复仇
24.基甸的信心自从他在米甸人阵营得胜以来,一直在下滑,他在疏割和毗努伊勒的行为进一步证明这一点。
在追逐米甸人的过程中,他向这两个城的人索取食物,但两城人都拒绝向他提供援助。也许这是出于他们对米甸人的恐惧,他们可能惧怕米甸人会重组,之后反攻,会击败基甸。
这是很可耻的行为,因为它等于和敌人结盟,对抗神和祂的子民,是应该受谴责的。但是基甸对他们的恐吓,说回来时必惩罚他们和拆毁这城楼,表示他追赶敌人的动机,不是纯粹拯救国家,亦是个人复仇,这也是可耻的行为。
士师记8:9他也对毗努伊勒人说:「我平平安安回来的时候,必拆毁这城楼。」
无情的统治者
25.令人诧异地,击败米甸人和捉住米甸的两个王西巴和撒慕拿之后,基甸回到疏割和毗努伊勒,履行他的诺言。他强迫一少年写下疏割的领袖和长老七十七人的名字,然后就正如他之前所恐吓,用旷野的荆棘和枳条责打他们。同样地,他亦惩罚毗努伊勒,拆了它的城楼,杀了城里的人。毗努伊勒是以色列的城,不是迦南人的城,但他竟然无情地杀掉它的同胞居民。
一作者对士师记给基甸这部分叙述有此评论:「在6-7章中,我们目睹了他从一胆怯的平民转变为一无畏的神的代表,尽管强弱悬殊,仍去面对敌人,而且他亦是一敏感的外交官。但是作者在本章中描绘的人物肖像,在读者心中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印象...... 基甸/耶路巴力不是『劈』敌人,和敌人『抗衡』,而是『劈』自己人,和自己人『抗衡』......和耶和华对祂的百姓非凡耐心和恩典相比,基甸是一不耐烦和无情的统治者。」
士师记
8:16于是他拿住城内的长老,用旷野的荆棘和枳条责打疏割人。
8:17他又拆了毗努伊勒的城楼,杀了城里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