悔改
第三章
悔改的三个要素
理智上的层面
- 悔改有三个实质要素,就是认罪,懊悔,和改变。悔改的第一步就是认罪,认罪是悔改的理智上的层面,是来自一个已蒙重生的头脑。
圣经的浪子叛逆他的父亲,父亲还在时就要分家,得到家产之后就速速离家。但耗尽了一切,在他极度贫乏的时候,他被神--透过圣灵的力量--唤醒了。他知错了,于是他回家去,并且向父亲认罪。他就好像一个可怜、坎坷、醒觉的罪人,为他的罪悔改,摒弃罪和归向神。
路加福音15:21儿子对他说: 『父亲!我得罪了天,又得罪了你,从今以后,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。』
情感上的层面
- 悔改的第二个要,就是对自己的罪感到懊悔,这是悔改在情感上的层面,是来自一个已蒙重生的心。
圣经有一个税吏,在圣殿祷告时,站在远处,可能是他感觉他的罪令他与神分离;他连举目望天也不敢,可能因为他感觉到罪的重担;他捶着胸,可能是表示他对罪的悲伤。他的态度甚为谦卑,他的身体语言告诉我们,他为罪心感懊悔。他的祈求,求神开恩可怜他这个罪人,是一个心灵破碎罪人的典范祈求。
路加福音 18:13那税吏远远地站着,连举目望天也不敢,只捶着胸,说:『神啊,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!』
大卫的懊悔
- 伤感的诗篇51篇,被喻为悔改的诗篇,是大卫被先知拿单斥责他,和拔示巴犯奸淫和谋杀她丈夫之后所写的。在这里,我们可见到大卫的认罪和懊悔。他深知自己犯了滔天大罪,受良心责备,感到极之忧伤痛苦。
他是一个懊悔的罪人,寻求神的饶恕,这诗篇是他痛悔的表白。开始时, 他恳求神的怜悯,因为罪的饶恕全是出于神的怜悯。
诗篇
51:1 神啊,求你按你的慈爱恩待我!按你丰盛的怜悯涂去我的过犯!
51:3 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;我的罪常在我面前。
意志上的层面
- 悔改的第三个要素就是改变,这是悔改在意志上的层面,是来自一个已蒙重生的意志。
圣经的撒该是个财主,他对主说,他把所有财富的一半送给穷人,又若然他若勒索了谁,就还他四倍;当他这样做时,他就是承认他的罪和表示懊悔。他不賙济穷人是遗漏的罪;他勒索纳税人是犯错的罪。
他愿意放弃他大部分财产,就表示他生命有所改变。可以说,他的行为就证明他的悔改。
路加福音 19:8 撒该站着对主说:「主啊,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;我若勒索了谁,就还他四倍。」
离开恶道
- 当先知以利亚警告亚哈王,说神必使灾祸临到他身上,把他除灭,因他杀害无辜拿伯,他就撕毁衣服、穿上麻布、禁食,也睡在麻布上,沮丧地走来走去。慈悲的神将灾难的来临延迟了一段时间,但不是将它撤回,因为他只是暂时不犯罪,不是真悔改。
比对之下,尼尼微人收到约拿先知给他们神的信息,「再过四十天,尼尼微要倾覆了!」,他们就信服神,行为改变,离开恶道。于是神改变心意,不降与他们原先所说要降的灾难。
我们从圣经的故事可以见到,神经常都用一个人的行为来衡量他的悔改。
约拿书3:10 神察看他们的行为,见他们离开恶道,神就改变心意,原先所说要降与他们的灾难,他不降了。
两个儿子的比喻
- 耶稣用两个儿子的比喻,来使我们铭记改变的重要性。
有一个人有两个儿子,他吩咐大儿子去葡萄园做工,大儿子起初说不去,但之后他后悔没有听父亲的话,就去了。虽然这个儿子起初不服从父亲,但他懊悔之后,生命有所改变,因此他最后是有服从的。
这个人又吩咐他小儿子去葡萄园做工,这个儿子口里说去,但阳奉阴违,最终却没有去。他只是外表顺服,内心却不愿意,他并没有服从他父亲。
一个声称服从神但并没有生命改变的人,是一个虚伪的人,因为他没有悔改。只声称知罪悔罪,但没有付诸行动,就不是真悔改。真悔改的人有心思意念的改变,随之而来有行为的改变。悔而不改的,是虽悔而无益。
马太福音
21:28「有一件事,你们的意见如何?一个人有两个儿子。他来对大儿子说:『孩子,今天到葡萄园里做工去。』
21:29 他回答:『我不去』,以后自己懊悔,就去了。
21:30 他来对小儿子也是这样说。他回答:『父亲大人,我去』,却不去。
21:31 这两个儿子是哪一个照着父亲的意愿做了呢?」他们说:「大儿子。」
远离罪的决心
- 因此,悔改是出自一个人的理智,心和意志,一个真正悔改的人经歴重生的属灵变革,他认罪、感懊悔、远离罪、向耶稣完全委身。正如一作者说:「悔改表示一个罪人远离所有他所知的罪的决心,它牵涉一个理智的要素--认罪,一个情感的要素--懊悔,和一个意志的要素--摒弃所有的罪。」
悔改的意义不是一阵子不犯罪,而是要有一个全面的属灵变革。真正悔改的人,会有革新的行为,有一个180度的大转变,生命方向完全掉头。他的心已被神换了,悔改的果实就是活出圣洁和顺服神的生命。
从前他活在罪中,但现在靠着圣灵带领过新生活,终生悔改。
路加福音3:8 你们要结出果子来,和悔改的心相称。